顺非而泽-汉语大词典
顺非而泽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礼记·王制》:“学非而博,顺非而泽。”
●孔颖达疏:“顺非而泽者,谓顺从非违之事,而能光泽文饰。”
●《荀子·宥坐》:“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五曰顺非而泽。”
●王先谦集解:“泽,有润泽也。”
●《新唐书·窦群柏耆等传赞》:“孔子所谓‘顺非而泽’者欤,‘利口覆邦家’者欤!耆掩众取功,自速其死,哀哉!”
●严复《救亡决论》:“乡壁虚造,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顺非而泽-中华成语大词典
顺非而泽
【拼音】:shùn fēi ér zé
解释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出处
《荀子·宥坐》:“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有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为辨,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示例
少正卯也是闻人,徒以“心逆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不免孔子之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