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伯-中華語文大辭典
風伯风伯ㄈㄥ ㄅㄛˊfēnɡbó民間信仰中掌管八風消息,通五運氣候的神祇。相貌奇特,《搜神記》謂其像鹿,大小與豹同,首則似酒杯,長角,尾似蛇。《集說詮真》則描繪成白髮老者,右手執扇,左手執輪。也作「風師」、「飛廉」、「蜚廉」、「箕伯」。
風伯-辞源3
【風伯】㊀風神。1.字 飛廉,能興疾風。楚辭 屈原 離騷“前 望舒使先驅兮,後 飛廉使奔屬”漢 王逸 注:“飛廉,風伯也。”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大人賦:“召 屏翳誅 風伯而刑 雨師。”2.指箕星。南箕四星,類人間簸揚之器,故名風伯。淮南子 原道:“令雨師灑道,使風伯掃塵。”注:“風伯,箕星。”漢 蔡邕 獨斷上:“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㊁禽名。俗指鳶類。舊題 春秋 晉 師曠 禽經“風翔則風”晉 張華 注:“風禽,鳶類,越人謂之風伯,飛翔則天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