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之悲-典故小词典
也作“风木叹”、“风树悲”、“风树之酷”。喻亲亡不得侍养的悲伤。
〔出典〕《韩诗外传》:“皋鱼宦游列国, 归而母卒, 泣曰:‘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用例一〕梁元帝《与武陵王书》:“俄而风树之酷,万恨始缠;霜露之悲,百忧继集。”〔用例二〕宋代陆游《焚黄诗》:“早岁已兴风木叹, 余生永废蓼莪诗。”
〔用例三〕《书言故事·死丧类》:“答人慰丧,曰‘不胜风木之悲’。”
风木之悲-汉语大词典
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清钱谦益《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曹汝兰授文林郎制·母李氏仍前赠》:“哀此风木之悲,用霈《蓼萧》之泽。”
●清钮琇《觚剩·两大文章》:“温峤之绝裾,自忘其母,风木之悲何及,瓶罍之耻奚偿?”亦作“风木含悲”。
●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先父公弼,作宦黄州,因而流寓岐亭,不幸风木含悲,年来独与妻房柳氏,谐其伉俪。”
参见“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