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腾踏-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飞黄腾踏腾踏飞黄
【出典】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见《全唐诗》卷三四一)
【释义】 飞黄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马。韩愈以诗教子读书,用“飞黄腾踏”(神马奔驰)比喻仕途得意,迅速擢升。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①名高黄榜,飞黄腾踏入鸳行。(叶路钤《水调歌头·寿太守黄少卿》2525)这里用“腾踏飞黄”赞誉黄太守仕途得意。②高轩过,儒林独步,腾踏趁飞黄。(无名氏《满庭芳·寿真玉堂。四月十九》3792)这里用“腾踏趁飞黄”称美寿主仕途得意。③好是少年折桂,唾手功名就,腾踏飞黄。(无名氏《庆清朝·寿吴宪。六月初三》3797)这里用“腾踏飞黄”称美寿主吴氏迅速擢升。④文章伯,英声早著,腾踏飞黄。(无名氏《寿星明·庆黄宰秩满。八月廿七》3805)这里用“腾踏飞黄”称誉黄县令仕途得意。
飞黄腾踏-汉语大词典
飞黄腾踏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元陈赓《武善夫桃源图》诗:“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亦作“飞黄腾达”。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摺:“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只这苏州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
●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亦省作“飞黄”。
●明邵璨《香囊记·起程》:“及早飞黄千里,扬姓字耀门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贱名已录,所未投到者,欲一见飞黄之快耳。”
●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功成之日,飞黄之时,幸勿遗我碌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