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火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食火雞ㄕˊ ㄏㄨㄛˇ ㄐㄧshí huǒ jī①動物名。駝鳥目。為不能飛翔而善走的鳥類。產於澳洲、紐西蘭及東印度。生活在濃密的熱帶雨林中,體高五呎以上,以果實為食。也稱為「火雞」。②古稱駝鳥為「食火雞」。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九.禽部.駝鳥》。
食火雞-辞源3
【食火雞】一名火雞,卽鶴鴕。大於鶴,無翅,頭上有角質冠,體披黑亮絲羽,頸前有二赤色大肉垂。産於 印尼 澳洲等。本草綱目四九 禽四 鴕鳥下列别名食火雞,引 鄭曉吾:“洪武初,三佛臍國貢火雞,大于鶴,長三四尺。頸足亦似鶴,鋭嘴軟紅冠。毛色如青羊,足二趾,利爪能傷人腹至死。食火炭。”此除軟紅冠與二趾不確,非鶴駝莫屬。雌鳥有時會從火中啄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