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辭-中華語文大辭典
飾辭饰辞ㄕˋ ㄘˊshìcí1.修飾言辭或文辭。[例]調文~│道聽塗說,強事~。2.托辭掩飾。[例]事證俱在,非矯說~所能掩蔽│他說有事不能來,不過是騙人的~。3.指虛浮不實的言辭或文辭。[例]~掩過|避重就輕,~詭辯|本文~過多,內容貧乏。‖也作「飾詞」。
飾辭-辞源3
【飾辭】粉飾言辭。莊子 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衆也。”漢 王充 論衡 對作:“故 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僞之平,非苟調文飾辭,爲奇偉之觀也。”又指假飾不實之辭。漢書八六 王嘉傳:“初,廷尉 梁相與丞相長史、御史中丞及五二千石雜治 東平王雲獄,時冬月未盡二旬,而 相心疑 雲冤,獄有飾辭,奏欲傳之 長安,更下公卿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