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餘子余子ㄩˊ ㄗˇyúzǐ1.〈書〉古代卿大夫嫡長子之外的兒子。[例]張儀,魏氏~也(《呂氏春秋‧慎大覽‧報更》)。2.〈書〉泛指其餘的人。[例]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所及也(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柳宗元》)。3.〈書〉後代。[例]臣將門~,素無藝術,猥當大任,必敗朝章(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4.〈書〉年幼未成年之子。[例]是月,~亦在於序室(《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5.〈書〉後備役男。指民間家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軍制,家致一人為正卒,餘皆為羨卒,稱「餘子」。[例]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周禮‧地官‧小司徒》)。
餘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餘子ㄩˊ ㄗˇyú zǐ①其餘的人。《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下.禰衡傳》:「餘子碌碌,莫足數也。」②後備人員。古軍制,家致一人為正卒,其餘都為羨卒,稱為「餘子」。《周禮.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羨,……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③弱齡未壯之子。《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