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穀-辞源3
【館穀】㊀居其館,食其穀。左傳 僖二八年:“晉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注:“館,舍也,食 楚軍穀三日。”三國志 魏 公孫瓚傳 注引 漢晉春秋 袁紹與 瓚書:“假天之助,小戰大克,遂陵躡奔背,因壘館穀,此非天威棐諶福豐有禮之符表乎?”㊁食宿款待。唐 元稹 長慶集五三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江東道觀察等使贈左散騎常侍河東薛公神道碑文銘:“王師出征,以中貴人護諸將,州府吏迎迓館穀畏不及。”引申指食宿。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四 宋朝雜記上:“余 宣和間,居 泗上,於 王周士處見 張仲宗詩一卷,因借錄之。後三十年於 錢唐與 仲宗同館穀,初方識之。”㊂任館客(幕賓或塾師)者,例由東人供食宿,因稱其待遇、酬勞爲館穀。元 周密 齊東野語二十 陳孝女:“(李知事)欲謀一士爲友。僧以 陳爲薦,一見投合如久要,館穀加厚,其女亦得其家歡心。”明 祁承㸁 澹生堂藏書約:“十餘年來,館穀之所得,饘粥之所餘,無不歸之書者,合之先世,頗踰萬卷。”
館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館穀ㄍㄨㄢˇ ㄍㄨˇguǎn gǔ①居住進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②供給賓客食宿。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須延此人於家,館穀數日,賷助他些盤費。」③本指供給食宿,延聘教師至家教習子弟。後引申為教書。《宋史.卷三〇六.張去華傳》:「受代,攜之京師,慰薦館穀,並登仕籍。」《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請個積年老教授在家館穀,教著兩個兒女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