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2.含有香味的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北周 庾信 《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丈游丝即横路。” 宋 曾巩 《思政堂记》:“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徘徊曲径怜香草,惆悵乔林掛落暉。”
3.比喻忠贞之士。 汉 王逸 《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諭,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4.比喻寄情深远的诗篇。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 楚 客留情著香草, 启期 传意入鸣琴。”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屈原 既放,传香草之篇; 贾谊 哀时,上痛哭之策。”
香草-中華語文大辭典
香草香草ㄒ丨ㄤ ㄘㄠˇxiānɡcǎo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有香氣。根狀莖細長,黃色。葉片披針形,夏季開黃褐色花。多生於陰涼山坡或溼潤草地。2.泛稱有香氣的草,可供藥劑、食品、飲料、香水或美容之用。
香草-汉语大词典
香草1.含有香味的草。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北周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丈游丝即横路。”
●宋曾巩《思政堂记》:“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徘徊曲径怜香草,惆怅乔林挂落晖。”
2.比喻忠贞之士。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3.比喻寄情深远的诗篇。
●宋苏舜钦《依韵和王景章见寄》:“楚客留情着香草,启期传意入鸣琴。”
●胡薀玉《<中国文学史>序》:“屈原既放,传香草之篇;贾谊哀时,上痛哭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