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辞源3
【馬頭】㊀卽碼頭。宋書 何承天傳:“(謝)誨旣下,承天留府不從,及 到彦之至馬頭,承天自詣歸罪。”資治通鑑二四二 唐 長慶二年:“又於 黎陽築馬頭,爲渡 河之勢。”注:“附 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參閲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四 馬頭。㊁古地名。1.在今 湖北 公安縣東北。水經注 江水:“(江津)戍南對 馬頭岸。昔 陸抗屯此,與 羊祜相對,大宏信義。”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四四 荆州府一 古蹟。2.在今 安徽 壽縣西北。南北朝時 淮濱戍守處。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二六 鳳陽府二 古蹟。3.在今 安徽 懷遠縣境。漢爲 當塗侯國與 平阿侯國地,東漢置 當塗 平阿二縣,晉僑置 馬頭郡於此,北齊改爲 馬頭縣。隋改縣曰 塗山。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二五 鳳陽府一 懷遠縣。4.在今 河南省 永城市、夏邑縣、柘城縣和 睢縣東部地區。晉安帝時置 馬頭郡,北魏因之。治 建平城(今 河南 夏邑西南)。參閲 魏書 地形志中。
馬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馬頭㈠ㄇㄚˇ ㄊㄡˊmǎ tóu①馬的頭。如:「他拍拍馬頭,好安撫馬兒的情緒。」②馬夫的頭目。如:「馬頭一聲吆喝,眾馬夫揚鞭起程,準備上路了。」馬頭㈡ㄇㄚˇ ˙ㄊㄡmǎ tou舊時水岸泊舟,商船聚會的地方。即現在的碼頭。參見「碼頭碼頭」條。《資治通鑑.卷二四二.唐紀五十八.穆宗長慶二年》:「於黎陽築馬頭,為渡河之勢。」元.胡三省.注:「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船家解了纜,放離了馬頭,用篙子撐了五里多路,一個小小的村落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