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駢闐ㄆㄧㄢˊ ㄊㄧㄢˊpián tián①連屬聚集。唐.李白〈明堂賦〉:「哤聒乎區寓,駢闐乎闕外。」《洛陽伽藍記.卷四.城西永明寺》:「庭列脩竹,簷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階砌。」也作「駢田」、「駢填」。②車馬連結,並行而進。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芳草地,有香車寶馬駢闐來許。」
駢闐-辞源3
【駢闐】密布貌,連屬貌。南齊 謝朓 謝宣城集四 新治北窗和何從事詩:“岧嶢蘭橑峻,駢闐石路整。”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四 城西 永明寺:“庭列脩竹,簷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堦砌。”也作“駢填”。晉書 夏統傳:“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並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參見“駢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