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中華語文大辭典
驃騎骠骑ㄆ丨ㄠˋ ㄐ丨ˋpiàojìㄆㄧㄠˋ ㄑ丨ˊpiàoqí1.〈書〉古代將軍名號。自漢開始設置。[例]二年隨~,辛苦向天涯(唐‧戎昱〈桂州臘夜詩〉)|元狩二年春,以冠軍侯去病(霍去病)為~將軍(《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列傳》)。2.〈書〉元、明宮中馬技。[例]禁中端午,有龍舟~之戲。~者,一人騎而持幟前行,後騎繼之,各於馬上呈弄巧伎,蓋以習騎乘云(明‧周賓所《識小編‧驃騎》)。3.〈書〉快馬。[例]走~聞香須住馬,使風帆知味也停舟(《水滸傳‧第三十二回》)|君不見漢家~千萬匹,無端闌入閼氏室(清‧方文〈賣馬行〉)。
驃騎-辞源3
【驃₂騎】騎,舊讀jì。㊀將軍名號。漢武帝 元狩二年始以 霍去病爲驃騎將軍,秩祿同大將軍。東漢 光武以 景丹爲驃騎大將軍,位在三公下。後罷,三國 魏復設之。隋煬帝改爲鷹揚郎將。唐復置,其秩益卑,後以爲武散官。宋 金 元 明因之。參閲 通典三四 職官十六 武散官、續通典三八 職官十六。㊁ 元 明宮中馬戲。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一:“明禁中端午有龍舟、驃騎之戲。驃騎者,一人騎而持幟前行,後騎繼之,各于馬上呈弄伎巧,蓋以習騎乘云。實 元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