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體究ㄊㄧˇ ㄐㄧㄡˋtǐ jiù①追查究竟。宋.洪邁《夷堅丁志.卷四.沅州秀才》:「秀才果已斃,四體如刀裂。寺以告縣,遣巡檢索忠者體究其事云。」②仔細考察研究。《金史.卷二七.河渠志》:「泰和二年九月,敕御史臺官:『河防利害,初不與卿等事。然臺官無所不問,應體究者亦體究之。』」
體究-辞源3
【體究】㊀體察攷究。宋 朱熹 朱文公集十七 奏衢州守臣李嶧不留意荒政狀:“遂再下提刑司體究,欲以遂其姦詐。”金史 河渠志 黃河:“泰和二年九月,敕御史臺官:河防利害初不與卿等事,然臺官無所不問,應體究者亦體究之。”㊁體會思攷。宋 朱熹輯 二程語錄十六 大全集拾遺:“伊川以 易傳示門人,曰:只説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