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體解ㄊㄧˇ ㄐㄧㄝˇtǐ jiě①支解牲體。《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句下唐.孔穎達.正義:「王為公侯設宴禮,體解節折升之於俎。」②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③體會了解。《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體解-辞源3
【體解】㊀切割牲畜的肢體。國語 周中:“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㊁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楚辭 屈原 離騷:“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史記 秦始皇紀二十年:“燕 太子丹患 秦兵至國,恐,使 荆軻刺 秦王。秦王覺之,體解 軻以徇。”㊂解體。喻人心已去,有如肢體脱離。元史 世祖紀六:“宋有強臣 賈似道,擅國柄,……臣等久積不平,心離體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