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中華語文大辭典
高拱ㄍㄠ ㄍㄨㄥˇɡāoɡǒnɡ1.人名(1512—1578),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明代官員。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職。性情高傲,不能容物,曾與徐階相互攻訐。後因馮保讒陷,被勒令辭官。徐階辭歸之後,張居正等人奏請復起高拱。高拱乃以內閣兼任吏部尚書領吏部事,改革舊制,官員被黜,必親自告知其故,令黜者懾服。著有《高文襄公集》。2.〈書〉雙手高高攏合在袖子中。比喻安心端坐,不須有所作為。[例]今君~而兩有之,此臣所以為君願也(《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高拱-汉语大词典
高拱1.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墨子·非儒下》:“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
●汉贾谊《新书·权重》:“力当能为而不为,畜乱宿祸,高拱而忧其纷也。”
●宋王安石《李璋下第》诗:“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
2.高高凸起。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正殿之后,层台高拱,上建法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