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律-辞源3
【鬱律】㊀雷聲。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大人賦:“徑入靁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崫礨嵔䃶。”漢書五七下 大人賦 注以鬱律爲深峻貌。漢書八七上 揚雄傳 甘泉賦:“雷鬱律而巖窔兮,電儵忽於牆藩。”注:“鬱律,雷聲也。”㊁煙上騰貌。文選 晉 郭景純(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時鬱律其如煙。”律,亦作“嵂”。唐 李白 李太白詩一 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㊂高險貌。南朝 梁 何遜 何水部集 七召:“百丈杳冥以飛跨,九層鬱律以階梯。”
鬱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鬱律ㄩˋ ㄌㄩˋyù lǜ①煙氣上騰的樣子。《文選.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時鬱律其如煙。」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②形容雷聲低沉阻滯的樣子。《文選.揚雄.甘泉賦》:「雷鬱律於巖窔兮,電儵忽於牆藩。」③深峻險曲的樣子。《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