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鮑老ㄅㄠˋ ㄌㄠˇbào lǎo宋元百戲中戴面具,扮演吐煙火,帶銅鑼起舞,引人發笑的滑稽腳色。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大小傀儡:大小斫刀鮑老、交袞鮑老。」《水滸傳.第三三回》:「那跳鮑老的,身軀紐得村村勢勢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也稱為「抱鑼」。
鮑老-辞源3
【鮑老】宋代戲劇腳色名。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楊大年 傀儡詩:“鮑老當筵笑 郭郎,笑他舞袖太琅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琅當舞袖長。”水滸三三:“那跳鮑老的身軀扭得村村勢勢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也作“抱鑼”。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七 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着青帖金花短後之衣,帖金皂袴,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