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泣珠-汉语大词典
鲛人泣珠典出《洞冥记》:“﹝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鲛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
●《镜花缘》第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妇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鲛人泣珠光景。”
鲛人泣珠-典故小词典
传说南海海底有鲛人, 善织绡, 出水后寄居于人家, 每日卖绡。临别哭出眼泪, 变成珍珠, 赠送居停主人以报恩。后以此典表示报恩。并称女子的眼泪为“珠泪”, 称轻美的织物为“ 鲛绡”。
〔出典〕《文选· 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 渊客慷慨而泣珠。”晋代刘逵注:“ 鲛人, 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 曾寄寓人家, 积日卖绡..鲛人临去, 从主人索器, 泣而出珠满盘, 以与主人。”
〔用例一〕唐代方干《题故人废宅二首》其一:“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用例二〕宋代史浩《瑞鹤仙》:“灿朝阳花露, 鲛珠频滴。”(以花露拟鲛珠。)“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