鳲鳩-中華語文大辭典
鳲鳩鸤鸠ㄕ ㄐ丨ㄡshījiū1.鳥名。身體灰褐色。尾羽長,有白色橫斑。胸、腹部有黑色橫條紋。春夏之交,晝夜鳴叫,聲音哀淒,聲似「不如歸去」。相傳為古代蜀王杜宇魂魄所變。也作「子規」、「杜宇」、「杜鵑」。2.篇名。《詩經‧曹風》的一篇。〈詩序〉言:「刺不壹也。」清‧姚際恆《詩經通論‧卷七》:「詩中純美,無刺意。」首章以「鳲鳩在桑,其子七兮」起興,稱頌在位的賢明君主。
鳲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鳲鳩ㄕ ㄐㄧㄡshī jiū①布穀鳥。《爾雅.釋鳥》:「鳲鳩,鴶鵴。」晉.郭璞.注:「今之布穀也,江東呼為穫穀。」也作「尸鳩」。②《詩經.曹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鳲鳩,刺不壹也。在位無君子用心之不壹也。」首章二句為:「鳲鳩在桑,其子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