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辞源3
【鳳凰臺】臺名。1.在今 江蘇 南京市西南 鳳凰山上。晉 升平中(一説 宋 元嘉十四年),有鳥集此地,文彩如孔雀,時人傳謂鳳凰,因起臺於其地,名爲 鳳凰臺。唐 李白 李太白詩二一 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卽指此。參閲 嘉慶一統志七四 江寧府二。2.在今 甘肅 成縣東南 鳳凰山。水經注二十 漾水:“南逕 鳳溪中,有二石雙高,其形若闕。漢世有鳳凰止焉,故謂之 鳳凰臺。”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七 鳳凰臺:“亭亭 鳳凰臺,北對 西康州。”卽此。3.在今 湖北 鄂州市 鄂城區東。相傳 三國 吳主 孫權因鳳凰現,遂築臺於此,命 周瑜 魯肅定建都之計。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三六 武昌府二。4.在今 陝西 銅川市 耀州區。見“祋祤”。
鳳凰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鳳凰臺ㄈㄥˋ ㄏㄨㄤˊ ㄊㄞˊfèng huáng tái相傳劉宋元嘉間有異鳥集於山,當時被看作鳳凰,遂築此臺。其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