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鴻臚ㄏㄨㄥˊ ㄌㄨˊhóng lú職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職,秦稱為「典客」,北齊稱為「鴻臚寺」。主掌朝貢慶弔的贊導相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故漢置鴻臚,以唱拜為讚,即古之遺語也。」
鴻臚-辞源3
【鴻臚】官名。周官有大行人。秦稱典客。掌諸歸義蠻夷。漢初因之。武帝 太初時改稱大鴻臚,掌郊廟行禮、朝賀慶弔之贊導相禮。鴻,聲;臚,傳。傳聲贊導,故曰鴻臚。東漢稱大鴻臚卿。自 東晉至 北宋稱鴻臚卿,或置或省。北齊置鴻臚寺,有卿、少卿各一人,所屬有鴻贊、序班等官。後因之。至 清末始廢。參閲 通典二六 職官八 諸卿中、續通典三十 諸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