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辞源3
【鸂鶒】水鳥名。形大於鴛鴦,而色多紫,水上偶游,故又謂之紫鴛鴦。文選 晉 左太沖(思)吳都賦:“鳥則鵾鷄鸀鳿……鸂鶒鷛આ£\u0002”也作“鸂䳵”。唐 孟浩然集二 鸚鵡洲送王九遊江左詩:“洲勢逶迤繞碧流,鴛鴦鸂䳵滿沙頭。”集韻作“鸂Ƣ\u001D。埤雅作“溪ઃ"\u001D。參閲 清 鄭珍 説文新附考二 ƣ\u0002
鸂鶒-汉语大词典
鸂鶒亦作“鸂鶆”。
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顾嗣立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