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佩-汉语大词典
鸣佩1.佩玉。
●《文选·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洁。”
李周翰注:“鸣佩,所佩玉也。”
2.比喻出仕。
●明唐顺之《赠袁御医芳洲》诗:“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参见“鸣玉”。
鸣佩(2)(无)鸣佩(3)(无)
鸣佩玉-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鸣佩玉
【出典】 《国语》卷一八《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饷之,赵简子鸣玉而相。”汉·韦昭注曰:“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释义】 古代贵族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则互相撞击而发出声音,叫作“鸣玉”。春秋时楚国大夫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大臣赵鞅在聘问中担任相礼,其佩玉丁东作响。后世多用以咏朝享聘问等重大的礼仪活动。
【例句】 簪貂更鸣佩玉。退朝退较晚,留传黄屋。(李寅仲《齐天乐·寿韩郡王》2127)这里用鸣佩玉描写韩郡王上朝时的气派,意为韩郡王冠冕之上插着貂饰佩带着由于互相撞击而发出声音的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