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莽滅裂-中華語文大辭典
鹵莽滅裂鲁莽灭裂ㄌㄨˇ ㄇㄤˇ ㄇ丨ㄝˋ ㄌ丨ㄝˋlǔmǎnɡ-mièliè語本《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形容做事草率粗疏(滅裂:輕率)。也作「魯莽滅裂」。[例]他倆~,說不定要惹出甚麼事端。
鹵莽滅裂-辞源3
【鹵莽滅裂】形容做事粗魯、草率。莊子 則陽:“君爲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注:“鹵莽滅裂,輕脱末略,不盡其分。”釋文:“司馬(彪)云:鹵莽,猶麄粗也。謂淺耕稀種也。滅裂,斷其草也。”後指輕率敗事。宋 朱熹 朱文公集九九 勸農文:“民間又不勤力耕種耘耨,鹵莽滅裂,較之他處,大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