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鹽票ㄧㄢˊ ㄆㄧㄠˋyán piào舊時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後,由戶部發給商人用以支領和運銷食鹽的憑證,稱為「鹽引」,由地方機關發給的則稱為「鹽票」。《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貨志四》:「近來棧鹽出湖,皆在西壩改捆,大包重百三十斤,鹽票不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此刻有鹽票的人,自己不願做生意,還可以拿這票子租給人家呢。」
鹽票 -中国文化史辞典
明清後期在部分地區實行票法,官府發給商人購鹽運銷的憑證。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在淮北初行票法時,規定印制三聯票:“一留為票根,一存分司,一給民販行運”(《清史稿·食貨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