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中華語文大辭典
黃帝黄帝ㄏㄨㄤˊ ㄉ丨ˋhuánɡdì五帝之一,姓公孫,居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軒轅氏」。因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故又稱「黃帝」。建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在位時期國勢強盛,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相傳堯、舜、禹、湯等均為其後裔,因此被奉為華夏民族的共同始祖。
黃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黃帝ㄏㄨㄤˊ ㄉㄧˋhuáng dì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建國於有熊,也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黃帝與其戰於涿鹿,擒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神農氏,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