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中華語文大辭典
黃疸黄疸ㄏㄨㄤˊ ㄉㄢˇhuánɡdǎn1.由於血液中膽紅素累積,導致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處變成黃色的症狀。黃疸的可能成因,包括肝炎、膽管阻塞或變形、某類貧血。俗稱「黃病」。2.植物的一種病害。葉片和莖上出現成條的黃色斑點,病株長出的籽粒不飽滿。小麥易得此病。也作「黃鏽病」。
黃疸-辞源3
【黃疸】病名。也作“黃癉”。多因濕熱或寒濕鬱積中焦而出現身黃、目黃、尿黃等症狀。素問五 平人氣象論:“目黃者曰黃疸。”金匱要略 黃疸病脈證并治:“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爲表和裏實,當下之,宜大黃消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