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辞源3
【黃鵠】鳥名。天鵝。嘴基部黃色,尖部黑色。羽毛潔白。漢書 昭帝紀 始元元年:“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注:“黃鵠,大鳥也,一舉千里者,非白鵠也。……鵠音胡篤反。”或謂形如鶴,色蒼黃。參閲 唐釋 玄應 一切經音義四 菩薩見實三昧經三、清 朱駿聲 説文通訓定聲“鵠”。參見“鴻鵠”。
黃鵠-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黃鵠ㄏㄨㄤˊ ㄏㄨˊhuáng hú①神話傳說中的大鳥,能一舉千里。《楚辭.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②先秦時魯寡婦陶嬰年輕時即守寡,以紡績為業,扶養幼兒。魯國人想娶她,遂作〈黃鵠歌〉以明貞潔之志。見漢.劉向《列女傳.魯寡陶嬰》。後比喻節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