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能-汉语大词典
黄能即黄熊。
●《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尧使鲧治洪水,不胜其任,遂诛鲧于羽山,化为黄能,入于羽泉,今会稽祭禹庙不用熊,曰黄能,即黄熊也。陆居曰熊,水居曰能。”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黄能-中国神话大词典
黄能
《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韦昭注:“能,似熊。”盖本诸《说文》。《说文》(十)云:“能,熊属,足似鹿。”而《尔雅·释鱼》云:“鳖三足,能。”则不知所谓能者,为熊或为鳖。《述异记》云:“陆居曰熊,水居曰能。”亦未能确定。《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云:“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皙《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由是言之,熊者熊字之讹,熊即能,此三足之能,既可居陆,亦可居水,远胜于《述异记》模棱之解释。然《尔雅·释鱼》止云“鳖三足,能”,不作熊,《说文》亦无熊字,知熊是后起字。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能”字下,谓改熊字,下体作三点,以为三足鳖,此为世俗所造。然据《史记》张守节正义引束皙说,此字晋时已有。是字本作能,后人于能下加三点以为熊,以符《尔雅》之说,熊又讹为熊,是书传所谓鲧化黄熊者,即黄能。熊不可以入渊,惟能可也。参见“鲧”(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