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居-中华成语大词典
鼎足而居
【拼音】:dǐng zú ér jū
解释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示例
近义词
鼎足而立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鼎足而居-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鼎足而居備註頻4書中國成語大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37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