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樂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樂的一種。即鼓吹曲。源於北方少數民族,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漢初年用於軍中,後漸用於朝廷。漢代有:黃門鼓吹(用於皇帝宴樂群臣);騎吹(用於皇帝出巡);橫吹(用於行軍);短簫鐃歌(軍隊凱旋時奏於宗廟)。鼓吹樂在當時被認為很隆重的音樂,萬人將軍方可備置。魏晉以後,鼓吹漸輕,牙門督將五校均得用之。明、清以來則士庶吉凶之禮和迎神賽會亦均用之。曆代鼓吹樂多有歌詞配合。今民間之吹打樂與之有淵源關系。
鼓吹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鼓吹樂ㄍㄨˇ ㄔㄨㄟˋ ㄩㄝˋgǔ chuì yuè為金革與竹木類吹打樂器的組合。源於漢代的鼓吹,後分為以嗩吶為主的鼓吹樂與以管子為主的吹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