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腹击壤-汉语大词典
鼓腹击壤同“击壤鼓腹”。
●《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其间。”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耕田凿井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鼓腹击壤-中华成语大词典
鼓腹击壤
【拼音】:gǔ fù jī rǎng
解释
原指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同“击壤鼓腹”。
出处
《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期间。”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示例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穷于丹穴,莫不~,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 ★《旧唐书·李密传》
近义词
击壤而歌、击壤鼓腹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唐-欧阳询等-卷一一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艺文类聚》:﹝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
唐-魏徵等--《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其间。
宋-陆游--《夜闻蟋蟀》诗: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明-郑二阳--《张观察舆诵序》:但闻鼓鼙声、剑戟声、呻吟愁怨声久矣,不闻鼓腹击壤、讴吟欢呼之音矣
清-徐釚--《上大司农梁公辞征召书》:与田夫野老腰镰荷笠,鼓腹击壤,勒成一书,咏歌圣泽,亦不失为盛世之逸民也。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耕田凿井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隋-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致之升平,驱之仁寿。
-郑子春--《北岳庙碑》:某等上从祖德,下及孙谋,百有馀年,沐浴皇化,鼓腹击壤,赓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