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龍子ㄌㄨㄥˊ ㄗˇlóng zǐ①龍之子。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琴高》:「行涓彭之術,浮遊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辭入涿水中取龍子。」②良馬。《西京雜記.卷二》:「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之駿馬也。一名浮雲,……一名龍子。」③蜥蜴。④人名。為古代賢人。見《孟子.滕文公》上。
龍子-辞源3
【龍子】㊀舊時稱帝王的後代。猶言龍種。北史 齊琅邪王儼傳:“(斛律)光聞(儼)殺 (和)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作事,固自不似凡人。’”㊁良馬名。西京雜記二:“漢文帝自 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之駿馬也。……一名龍子。”㊂蜥蜴别名。晉 崔豹 古今注中:“蝘蜓,一名龍子,一曰守宮,善上樹捕蟬食之。其長細五色者,名爲蜥蜴。”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三 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龍子細文紅。”參見“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