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樓-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龍樓ㄌㄨㄥˊ ㄌㄡˊlóng lóu①西漢時太子所居住的門樓上刻有銅龍,故稱太子的宮殿為「龍樓」。唐.姚合〈和高諫議入翰苑〉詩:「紫殿講筵鄰御座,青宮賓榻入龍樓。」②帝王的宮闕。
龍樓-辞源3
【龍樓】㊀ 漢太子宮門名,後泛指太子所居之宮。漢書 成帝紀:“元帝卽位,帝爲太子,壯好詩書,寬博謹慎,初居桂宮,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不敢絶馳道。”注:“張晏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爲名也。”文選 南齊 王元長(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出龍樓而問豎,入虎闈而齒胄。”㊁帝王宮闕。宋 歐陽脩 文忠集九 鵯鵊詞詩:“龍樓鳳閣鬱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