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龍藏ㄌㄨㄥˊ ㄗㄤˋlóng zàng①佛教傳說龍樹從龍宮中取得大乘經典流布人間,故稱大乘經典為龍藏。唐.德宣〈隋司徒陳公捨宅造寺碑〉:「濟八苦於無明之河,祕密成伊;演龍藏於三千世界,童蒙求我。」②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至乾隆三年(西元1738),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經。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為底本,略有增減。也稱為「清藏」。
龍藏-辞源3
【龍藏】藏,zàng。佛經。相傳大乘經典藏在龍宮,故稱。廣弘明集十九 南朝 梁 沈約 内典序:“足蹈慧門,學通龍藏。”唐 王維 王右丞集二六 工部楊尚書夫人贈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誌銘:“夫人一入空門,便蒙法印,朱簾紺幰,無復餘乘,龍藏寶經,悉通至義。”又 清内務府所刊佛教藏經亦稱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