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中華語文大辭典
龍袍龙袍ㄌㄨㄥˊ ㄆㄠˊlónɡpáo繡有龍形圖紋的袍服,古代帝王的禮服。清代後,親王所著的朝服,皇太后、皇后所穿的吉服,亦稱為龍袍。
龍袍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天子專用的服飾。舊說龍為四靈之一,並以龍喻帝王。《廣雅·釋詁一》:“龍,君也。”《清通志·器服略》:“皇帝龍袍,色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裾左右開。”龍袍既為至尊之服,不同朝代形制雖有差異,但其做工之考究則是共同的。以清代龍袍制作為例:由當時的清宮如意館第一流工師精密設計,作出圖樣,經過皇帝親自審定認可後,才派專差送南京或蘇杭精工督造。有時一件袍料即費工一百九十天。其特種袍服,還用孔雀尾毛撚線作滿地平鋪,另用細線橫界,上面再用米粒大珍珠串綴繡成龍鳳或團花圖案,費工之大,用料之奢侈,都駭人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