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龜文ㄍㄨㄟ ㄨㄣˊguī wén①龜背上的紋理。如:「龜文鳥跡」。也作「龜紋」。②如龜殼般的花紋。商周時代有以龜文作器物上的紋飾。也作「龜紋」。
龜文-辞源3
【龜文】龜背的紋理。漢 蔡邕 蔡中郎集外傳 篆勢:“蒼頡循聖,作則制文。體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龜文,或比龍鱗。”文苑英華一〇六 唐 張少博 石硯賦:“光鳥跡於青ॳѯ܌發龜文於洪筆。”此喻書法的筆姿。後漢書六三 李固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文選 南朝 梁 劉孝標(峻)辯命論:“龍犀日角,帝王之表;河目龜文,公侯之相。”此指足掌紋理。唐 盧仝 玉川子集一 送王儲詹事西遊獻兵書詩:“玉匣百鍊劍,龜文又龍吼。”此指劍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