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
1、[
染色]rǎn sè
1.用染料使纤维等材料着色。有时需要用媒染剂。
2.为了便于观察机体组织和细胞,把它们染成蓝、红、紫等颜色。
2、[
传染]chuán rǎn
1.病原体侵入机体,使机体产生病理反应,叫做传染。
2.比喻因接触而使情绪、感情、风气等受影响,发生类似变化:他的不安情绪迅速~给了在座的人。
3、[
污染]wū rǎn
1.沾染上有害物质。
2.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大气~。噪声~。
4、[
渲染]xuàn rǎn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2.比喻夸大地形容:一件小事情,用不着这么~。
5、[
感染]gǎn rǎn
1.病原体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受到传染:伤口~了。身体不好,容易~流行性感冒。
2.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力。欢乐的气氛~了每一个人。
6、[
沾染]zhān rǎn
1.因接触而被不好的东西附着上:创口~了细菌。
2.因接触而受到不良的影响:不要~坏习气。
7、[
染料]rǎn liào
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可以跟被染物质化合。种类很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8、[
印染]yìn rǎn
为纺织品印花和染色:~技术。
9、[
浸染]jìn rǎn
1.逐渐沾染或感染。
2.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血水~了白衬衣。这一带的水井和土地被海水~。
10、[
染指]rǎn zhǐ
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手指在盛甲鱼的鼎里蘸上点儿汤,尝尝滋味走了(见于《左传·宣公四年》)。后来用“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
11、[
蜡染]là rǎn
1.一种染花布的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现出白色图案。
2.指蜡染制品。
12、[
扎染]zā rǎn
1.一种染花布的工艺,染色前先用线绳按所需花型把织物扎结起来,染色后就会形成特定的花纹,分为单色或多色。
2.指扎染制品。
13、[
有染]yǒu rǎn
1.(和某些坏人或坏事)有关系:与黑社会~。
2.指男女间有不正当关系。
14、[
侵染]qīn rǎn
逐渐影响;侵害:受坏思想~。
15、[
染织]rǎn zhī
染与织的合称。
16、[
染病]rǎn bìng
得病;患病:~在床。
17、[
点染]diǎn rǎn
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一经~,形象更加生动。
18、[
熏染]xūn rǎn
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19、[
染缸]rǎn gāng
染东西的大缸。比喻对人的思想产生坏影响的地方或环境。
20、[
染坊]rǎn fáng
染绸、布、衣服等的作坊。
21、[
漂染]piǎo rǎn
对纺织品进行漂白和染色。
22、[
染毒]rǎn dú
人、畜、地面、空气或物体染有毒剂。
23、[
染污]rǎn wū
污染;弄脏。
24、[
濡染]rú rǎn
1.沾染(坏习惯)。
2.浸染,即沾湿了再染颜色。
25、[
渐染]jiān rǎn
因接触久了而逐渐受到影响。
26、[
染化]rǎn huà
薰陶教化。
27、[
烘染]hōng rǎn
烘托渲染:他把自己所听到的,加上许多~之词,活灵活现地讲给大家听。
28、[
习染]xí rǎn
1.沾染(不良习惯)。
2.坏习惯:革除~。
29、[
染房]rǎn fáng
染绸、布、衣服等的作坊及其加工或操作的建筑物、隔间或车间。又称染坊。
30、[
轧染]yà rǎn
使纺织品在涂上染料的滚轮之间通过而染色的过程。
31、[
渍染]zì rǎn
犹传染。
32、[
絓染]guà rǎn
牵连,连累。
33、[
點染]diǎn rǎn
1.点笔染翰。指绘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子,皆知姓名矣。”元 赵孟頫《桃源春晓图》诗:“瀛洲 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清 孔尚任《桃花扇·题画》:“美人一去,庭院寂寥,正好点染,应酬画债。”
2.写作;修饰文字。宋 陆游《掩门》诗:“点染聊成字,呻吟仅似诗。”明《杀狗记·家门大意》:“点染新词别样锦,推敲旧谱无瑕玉。”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3.染色;着色。《元典章·礼部五·阴阳学》:“﹝鞭子﹞用粉五色点染。”曹靖华《飞花集·点苍山下金花娇》:“大理 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4.沾染;沾附。唐 郑损《星精石》诗:“苍苔点染云生靨,老雨淋漓铁溃痕。”宋 方夔《感兴》诗之十四:“秋夜不肯明,霜露畏点染。”
5.玷污;污染。唐 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反復归圣朝,点染无涤盪。”仇兆鳌 注:“虔 本心归王室,但一受伪命,无从洗涤。”
6.点缀;装点。杨朔《泰山极顶》:“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庐隐《海滨故人》:“寂寞的松林和无言的海流,被这五个女孩子点染得十分热闹。”
7.打点。《负曝闲谈》第三回:“另外还有营官那边,号房里、门房里、厨房里,都得点染点染,把这位 柳老爷 弄了个家产尽絶。”
34、[
染恙]rǎn yàng
患上疾病。
35、[
染家]rǎn jiā
染户。汉 刘向《列仙传·昌容》:“昌容 者,常山 道人也。自称 殷 王子,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能致紫草,卖与染家,得钱以遗孤寡。”
36、[
染心]rǎn xīn
即爱着之心、淫欲之心。
37、[
染濡]rǎn rú
染笔润纸。指作诗、写字、绘画等。
38、[
染惑]rǎn huò
谓外物的影响和迷惑。
39、[
染人]rǎn rén
1.《周礼》官名。掌染丝帛等事。
2.泛指从事染布帛的工匠。
40、[
染夏]rǎn xià
染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