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
1、[
两个]liǎng gè
两个钱的省称。指一些钱财。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最近大秋刚罢,组长估摸着今年虽说雨水缺,他组里大家的收成也都够七成,加上副业甚么的,他们四家还都积攒了两个,多少有点底垫了;于是他拿了个主意:想让大伙碰股买头牛。”
2、[
三言两语]sān yán liǎng yǔ
指很少的几句话: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说得清楚的。
3、[
两头]liǎng tóu
两方面。
4、[
两边]liǎng biān
1.物体的两个边儿:这张纸~长短不齐。
2.两个方向或地方:这间屋子~有窗户,光线很好。老大娘常常~走动,看望两个外孙女儿。
3.双方;两方面:~都说好了,明儿下午赛球。
5、[
两年]liǎng nián
我要编辑词条。
6、[
两者]liǎng zhě
《两者》是台湾女歌手张悬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吴青峰填词、张悬作曲。收录在张悬2012年8月10日发行专辑《神的游戏》中。
7、[
两侧]liǎng cè
两边;两旁。
8、[
一两]yī liǎng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汉 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明 刘绩《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 行徧又 金陵。”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老舍《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5.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9、[
两岸]liǎng àn
1.指江、河、海峡等两边的地方。
2.特指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因大陆与台湾省处在台湾海峡两岸,故名。
10、[
两地]liǎng dì
1.两处;两个地方。南朝 梁 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唐 元稹《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宋 无名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11、[
两周]liǎng zhōu
1.战国时由周王室分裂而成的西周、东周两个小国的合称。
2.指周代。
12、[
两厢]liǎng xiāng
1.两边的厢房。
2.两旁:站立~。
13、[
两面]liǎng miàn
1.两个面。
2.两个方面。
3.具有双重面貌。
14、[
两手]liǎng shǒu
1.(~儿)指本领或技能:有~儿。留~儿。给大家露~。
2.指相对的两个方面的手段、办法等:为防不测做~准备。
15、[
两端]liǎng duān
1.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2.谓两个极端。
3.犹两者。
4.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5.犹两种、两类。
16、[
两旁]liǎng páng
方位词。左右两边:卫队站在门口~。马路~种着整齐的梧桐树。
17、[
两极]liǎng jí
1.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2.电极的阴极和阳极;磁极的南极和北极。
3.比喻两个极端或两个对立面:~分化。
18、[
两性]liǎng xìng
1.雄性和雌性;男性和女性:~生殖。
2.两种性质:~化合物。氨基酸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它是~的。
19、[
两难]liǎng nán
这样或那样都有困难:进退~。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真是~。
20、[
两用]liǎng yòng
1.并用;一起使用。
2.两种用法或两种用途。如:两用笔、两用车。
21、[
两江]liǎng jiāng
清代初年把江南、江西两省合称为两江。康熙后江南省虽分为江苏、安徽二省,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总督仍称两江总督。
22、[
两栖]liǎng qī
1.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动物。水陆~。~作战。
2.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影视~明星。
23、[
两翼]liǎng yì
1.两个翅膀:鸟的~。飞机的~。
2.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24、[
两院]liǎng yuàn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25、[
两制]liǎng zhì
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宋史·真宗纪一》:“﹝ 咸平 元年十月﹞丙午,许羣臣著述诣閤献,令两制銓简。”明 宋濂《大明故资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铭》:“章 为东南著姓,自 五季 以迄于 宋 代多显者,内则两制八座,外则州牧邑宰,皆未尝无其人。”参阅 宋 赵昇《朝野类要·两制》。
26、[
两颊]liǎng jiá
两边的脸,脸用文学点的称呼是“面颊”,所以脸颊就是“脸”。
27、[
银两]yín liǎng
旧时用银子为主要货币,以两为单位,因此做货币用的银子称为银两(总称)。
28、[
两广]liǎng guǎng
广东和广西的合称。
29、[
两班]liǎng bān
古代帝王朝会,官员依文武分成东西两列,谓之两班。亦借指文武官员。
30、[
两湖]liǎng hú
1.宋代合称荆湖南、荆湖北两路(宋行政区划名)为两湖。
2.清代以后合称湖南省、湖北省为两湖。
31、[
两汉]liǎng hàn
西汉和东汉的合称。
32、[
市两]shì liǎng
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两等于一市斤的十分之一。
33、[
两仪]liǎng yí
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鲁迅《彷徨·高老夫子》:“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34、[
两当]liǎng dāng
1.亦作“两襠”。亦称“两当衫”。即半臂。古时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
2.两者相当。
3.两者一起充当。
35、[
两晋]liǎng jìn
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36、[
斤两]jīn liǎng
分量。多用于比喻:你要掂掂他的话的~。
37、[
两利]liǎng lì
两方面都得到便利或利益:公私~。合则~,分则俱伤。
38、[
两税]liǎng shuì
1.夏税和秋税的合称。
2.见“两税法”。
39、[
两便]liǎng biàn
1.彼此方便(多用作套语):您甭等我了,咱们~。
2.对双方或两件事都有好处:~之法。公私~。
40、[
两讫]liǎng qì
商业用语,指卖方已将货付清,买方已将款付清,交易手续已了: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