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n
1、[
感恩]gǎn ēn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不尽。~图报。
2、[
恩重如山]ēn zhòng rú shān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3、[
恩惠]ēn huì
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4、[
恩情]ēn qíng
深厚的情义;恩惠:报答~。~似海深。
5、[
恩人]ēn rén
对自己有大恩的人:救命~。
6、[
恩师]ēn shī
称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
7、[
恩爱]ēn ài
(夫妻)相亲相爱,有情义:~夫妻。小两口儿十分~。
8、[
恩赐]ēn cì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 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9、[
恩怨]ēn yuàn
恩惠和仇恨(多偏指仇恨):~分明。不计个人~。
10、[
报恩]bào ēn
由于受到恩惠而予以报答:知恩~。
11、[
恩仇]ēn chóu
恩情和仇怨。
12、[
恩宠]ēn chǒng
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泛指受到的宠爱或特别的礼遇:~有加。
13、[
恩德]ēn dé
恩惠。
14、[
恩典]ēn diǎn
旧指帝王按定制给 臣子的恩赐和礼遇。也泛指恩惠。
15、[
国恩]guó ēn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
16、[
特恩]tè ēn
皇帝所给予的特殊的恩典。
17、[
开恩]kāi ēn
给予宽恕;施与恩惠(多用于向人求情):求您开开恩,饶了我这回。
18、[
皇恩]huáng ēn
指皇帝给予的恩惠。
19、[
恩准]ēn zhǔn
指帝王准许臣民的请求,现也泛指批准(含诙谐意)。
20、[
鸿恩]hóng ēn
大恩。多指皇恩。
21、[
恩波]ēn bō
谓帝王的恩泽。南朝 梁 丘迟《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唐 刘驾《长门怨》诗:“御泉长绕 凤皇楼,只是恩波别处流。”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所谓 天波谿 者,由 景龙门 实籙宫 循城西南以至 京 第。其子 絛 上书其父,谓今日恩波,他年祸水。”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
22、[
恩义]ēn yì
恩情道义。
23、[
恩科]ēn kē
1.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2.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24、[
拜恩]bài ēn
拜谢恩赐。
25、[
恩公]ēn gōng
对施恩者的敬称。
26、[
爱恩]ài ēn
恩爱。
27、[
厚恩]hòu ēn
称对方对自己的大恩。
28、[
寡恩]guǎ ēn
刻薄忍情,少施恩惠。
29、[
普恩]pǔ ēn
普施的恩泽。指皇恩。
30、[
优恩]yōu ēn
厚恩。
31、[
威恩]wēi ēn
1.声威和恩泽。《后汉书·邓训传》:“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延熹 中,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2.犹刑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32、[
恩赉]ēn lài
犹恩赐。
33、[
推恩]tuī ēn
施恩惠于他人。
34、[
缀恩]zhuì ēn
谓联络亲族感情。
35、[
测恩]cè ēn
深恩。
36、[
恩庆]ēn qìng
谓帝王遇庆典时对臣下的封赏。
37、[
恩田]ēn tián
佛教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
38、[
郊恩]jiāo ēn
皇帝因郊祀礼成之后,对皇室、臣民所加的恩泽。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章伯益,名 友直,郇公 之族子也。郇公 欲以郊恩奏补,辞不愿受。”《宋史·袁韶传》:“﹝ 袁韶 ﹞卒年七十有七,赠少傅。后以郊恩,累赠太师、越国公。”
39、[
恩戚]ēn qī
指皇亲国戚。《宋书·萧惠开传》:“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外祖光禄大夫 沛郡 刘成 戒之曰:‘汝恩戚家子,当应将迎时俗,缉外内之欢。如汝自业,将无小伤多异,以取天下之疾患邪?’”
40、[
恩赦]ēn shè
指帝王登极等大庆时,下诏赦免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