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1、[
政府]zhèng fǔ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虽有不同,但都与其政权的性质相适应。
2、[
财政]cái zhèng
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使经济稳定和发展。
3、[
家政]jiā zhèng
指家庭事务的管理工作,如有关家庭生活中烹调、缝纫、编织及养育婴幼儿等。
4、[
政治]zhèng zhì
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政治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任何阶级的政治都是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和巩固本阶级的统治为目的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5、[
政权]zhèng quán
1.政治统治的权力:巩固~。
2.指政权机关:建立革命~。
6、[
邮政]yóu zhèng
专门经营寄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兑,发行报刊等业务的部门。
7、[
政策]zhèng cè
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民族~。按~办事。
8、[
行政]xíng zhèng
1.行使国家权力:~单位。~机构。严格依法~。
2.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人员。~费用。一位副所长管科研,另一位管~。
9、[
新政]xīn zhèng
新的政策。
10、[
政协]zhèng xié
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
11、[
民政]mín zhèng
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政包括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行政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等。
12、[
政法]zhèng fǎ
政治和法律的合称。
13、[
市政]shì zhèng
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卫生、公用事业、基本建设、文化教育等。
14、[
政务]zhèng wù
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也指国家的管理工作。
15、[
执政]zhí zhèng
掌管政权。有时也指掌握政权的人。
16、[
党政]dǎng zhèng
1.指党领导的政治。
2.党和政府。
17、[
政变]zhèng biàn
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采取军事或政治手段造成国家政权突然变更:发动~。宫廷~。
18、[
政党]zhèng dǎng
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是阶级的一部分,也是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
19、[
政委]zhèng wěi
政治委员的简称。
20、[
政绩]zhèng jì
指官员在职期间工作的成绩。
21、[
内政]nèi zhèng
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互不干涉~。
22、[
时政]shí zhèng
指当时的政治情况。
23、[
从政]cóng zhèng
参政;进入政界(多指做官)。
24、[
政纪]zhèng jì
国家行政机关所制定的为行政机关人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25、[
政审]zhèng shěn
政治审查:干部~。~合格。
26、[
政客]zhèng kè
依靠从事政治活动谋求私利,并善于玩弄权术和投机取巧的人。
27、[
政要]zhèng yào
政界要人。
28、[
政坛]zhèng tán
指政治界:~人物。退出~。
29、[
路政]lù zhèng
公路、铁路的管理工作。
30、[
政界]zhèng jiè
指政治界。
31、[
政局]zhèng jú
政治局势:~稳定。
32、[
军政]jūn zhèng
1.军事和政治。
2.军事上的行政工作。
3.指军队和政府。
33、[
参政]cān zhèng
1.参与国家的政务。
2.古代官名。宋代称参知政事,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元中书省设参政,与左右丞同为副宰相,位在其下。明以后为布政使的属官,分领各道。清乾隆后废。
34、[
政经]zhèng jīng
政治的常法。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兹入 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杜预 注:“经,常也。”唐 元稹《柏耆授尚书兵部员外郎制》:“朕闻亟迁则彝伦斁,滞赏则劳臣怠,兼用两者,谓之政经。”宋 苏舜钦《论五事》:“如此则不敢公然作过,以紊政经。”
35、[
主政]zhǔ zhèng
1.主掌家政者,犹言主人。
2.官名。旧时各部主事的别称。
36、[
政工]zhèng gōng
政治工作:~人员。
37、[
议政]yì zhèng
议论政事;对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工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参政~。
38、[
户政]hù zhèng
有关户口的登记、管理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39、[
资政]zī zhèng
1、帮助治理国政。2、官职名。
40、[
为政]wéi zhèng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北周 庾信《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清 姚鼐《<左传补注>序》:“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唐 岑参《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清 钱泳《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宋 沉作喆《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革化而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宫。《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明 宋濂《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於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清 汪懋麟《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为政好,地逈得官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