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
1、[
桥梁]qiáo liáng
1.为跨越河流、山谷、障碍物或其他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
2.比喻能连接沟通双方的人或事物:~作用。友谊的~。
2、[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说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3、[
鼻梁]bí liáng
鼻子隆起的部分:高~。塌~儿。也叫鼻梁子。
4、[
顶梁柱]dǐng liáng zhù
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5、[
横梁]héng liáng
1.横向的梁(如结构上的主梁或十字架的水平杆)
2.建筑中常平放使用的粗大的长木料。
3.形成码头岸壁或木墩台的一排木桩顶上的粗大方木。
4.临时支撑用的横木。
5.用于连接框架竖柱或支承地板的长条横木;楼梯的斜梁。
6.支撑船上甲板的横木。
7.铁路货车底架中连接侧架的梁。
8.炮架中通常为宽阔偏平的一个金属部件,用以连接两侧成对的部件架尾边板或其它类似部件。
9.桥梁中支承桥面的梁。
10.自行车车身架上的大梁。
6、[
梁山]liáng shān
1.山名。在今 陕西省 韩城市 境。《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维 禹 甸之。”郑玄 笺:“梁山,今 左冯翊 夏阳 西北。”《春秋·成公五年》:“梁山 崩。”杜预 注:“梁山,在 冯翊 夏阳县 西北。”
2.山名。在今 陕西省 乾县 境。《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踰 梁山,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境。其上有 宋江寨,其下有 梁山泊。《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 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 恶之。”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梁山 在 鄆州 寿张县 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初学记》卷六引 晋 袁宏《北征赋》:“於是背 梁山,截 汶 波。”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和县、当涂县 两县之间。和县 境者曰 西梁山;当涂县 境者为 东梁山,原名 博望山。二山隔 江 对峙如门阙,故亦名 天门山。《宋书·孝武帝纪》:“﹝ 大明 七年﹞於 博望、梁山 立双闕。”唐 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 楚 滨,夹据洪流,实为 吴 津。”
5.山名。在今 陕西省 南郑县 境。《文选·张载<剑阁铭>》:“巖巖 梁山,积石峩峩。”李善 注引 扬雄《益州箴》“巖巖 岷山,古曰 梁州。”按,此 梁州 为山名。
6.山名。在今 四川省 剑阁县 境。又名 剑门山。
7、[
大梁]dà liáng
1.脊檩。
2.见〖挑大梁〗。
8、[
栋梁]dòng liáng
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之才。社会~。
9、[
脊梁]jǐ liáng
〈名〉脊背。
10、[
铜梁]tóng liáng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11、[
梁祝]liáng zhù
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名曲音乐会。
12、[
提梁]tí liáng
篮子、水壶、提包等上面供手提的部分。
13、[
山梁]shān liáng
山脊。
14、[
纵梁]zòng liáng
1.各种建筑结构中的纵材。
2.从铁路桥梁的一排架伸到另一排架并支承轨道的纵梁。
3.在铁路轨道横枕上的纵向轨枕。
4.造船中用作加固构件的纵梁、木板或横木。
15、[
汴梁]biàn liáng
河南开封的古称。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称大梁。隋、唐在此置州,因临汴水,故名汴州。北宋曾定都于此,称汴京。元时设汴梁路,为汴梁路治所,遂称汴梁。明以后改称开封府。
16、[
高梁]gāo liáng
1.高桥。
2.屋梁。
3.高挺。
4.即膏粱。高,通“膏”;梁,通“粱”。
17、[
浮梁]fú liáng
1.即浮桥。《方言》第九:“艁舟谓之浮梁。”郭璞 注:“即今浮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臺 杰其高峙。”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桥。”《旧唐书·哀帝纪》:“杨师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阴谷 江口伐竹木以为浮梁。”清 顾炎武《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诗:“唐 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参见“浮桥”。
2.不良。清 杨懋建《帝城花样·秋芙传》:“浮梁子弟,靡然从风,一倡百和,几有若狂之叹。”原注:“宋 人小説谓无良曰浮梁。”
3.旧县名。属 江西省。汉 鄱阳县 地,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县,天宝 元年改名 浮梁,明 清 皆属 饶州府。1960年并入 景德镇市。唐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 浮梁 买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成自题》:“过眼飘零随败絮,伤心老大嫁浮梁。”
18、[
上梁]shàng liáng
叉杆;顶管。
2.上部的大梁。
19、[
绕梁]rào liáng
1.《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匱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遂以“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
2.古琴名。
3.古乐器名。形似箜篌,今已失传。
20、[
悬梁]xuán liáng
在房梁上上吊:~自尽。
21、[
后梁]hòu liáng
五代之一,公元907—923,朱温(后改名全忠)所建。见〖五代〗。
22、[
梁桥]liáng qiáo
用梁或桁架梁作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小跨度梁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大跨度梁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材建成。构造简单、施工便利,是中、小跨度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
23、[
渔梁]yú liáng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宋 王安石《半山即事》诗之七:“露积山禾百种收,渔梁亦自富鰕鰍。”明 张羽《楚江清远图为沉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诗:“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清 查慎行《渡芦沟桥》诗:“草草渔梁枕水边,石湖 诗里想当年。”参见“鱼梁”。
24、[
过梁]guò liáng
建筑物的横梁。
25、[
北梁]běi liáng
在北边的桥。古多指送别之地。
26、[
南梁]nán liáng
1.古地名,在今 河南 临汝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二年,魏 伐 赵。赵 与 韩 亲,共击 魏。赵 不利,战於 南梁。”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故 梁 在 汝州 西南二百步。’《晋太康地记》云:‘战国 时谓 南梁 者,别之於 大梁 少梁 也。’古 蛮子 邑也。”
2.指《梁书》。因 梁 为南朝,故云。清 宋琬《寄姚六康》诗:“《南梁》、《北齐》编更陋,譬如嘉穀纷糠粃。”
27、[
梁州]liá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
2.唐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28、[
津梁]jīn liáng
渡口和桥梁。多比喻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英语~(即学习英语的入门书)。
29、[
曲梁]qǔ liáng
捕鱼的竹篓。
30、[
梁丘]liáng qiū
1.古地名。春秋 宋 邑。故址在今 山东省 成武县 境。《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夏,宋公、齐侯 遇于 梁丘。”
2.复姓。春秋 齐 有 梁丘据。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31、[
强梁]qiáng liáng
凶暴,强横,不讲理:不畏~。
32、[
鱼梁]yú liáng
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33、[
正梁]zhèng liáng
脊檩。
34、[
天梁]tiān liáng
1.汉宫殿名。在建章宫内。
2.星名。
35、[
梁陈]liáng chén
1.汉代所置梁国与陈国的并称。地在今豫东平原。
2.指南朝梁与陈。
36、[
梁宫]liáng gōng
指 南朝 梁 的皇宫。
37、[
沙梁]shā liáng
状如脊梁的沙丘。又叫沙漠梁。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第四篇三:“过 二十里铺 又是十五里的沙漠,沙梁比 乃寺 西面的还要大些,汽车绝对不能行走。往来的旅客在沙梁上上下下,沙子随着人的脚迹移动,比走坚硬石的山梁要有兴趣得多。”李季《五月端阳·羊羔》诗:“黄沙滚滚似海浪,沙梁上走过来一个少年。”
38、[
梁倚]liáng yǐ
相倚相靠。
39、[
濠梁]háo liáng
犹 濠 上。梁,桥梁。
40、[
梁笱]liáng gǒu
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捕鱼之坝。笱,捕鱼工具。清 曹寅《后观打鱼歌》:“援繫终成车絓桑,呴嚅何异魴穿柳。我辈期毋负饮食,百年谁肯依梁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