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1、[
受刑]shòu xíng
遭受刑罚,特指遭受肉刑。
2、[
刑罚]xíng fá
刑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由专门机关执行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3、[
苦刑]kǔ xíng
酷刑:受~。
4、[
服刑]fú xíng
服徒刑:服了两年刑。正在监狱里~。
5、[
刑法]xíng fǎ
对犯人的体罚。
6、[
刑具]xíng jù
用来逼问口供或执行刑罚的器具,如夹棍、老虎凳、绞架等。
7、[
私刑]sī xíng
指不按照法律程序而私下施加的刑罚。
8、[
严刑]yán xíng
极厉害的刑法(xíng·fa)或刑罚:~峻法。~拷打。
9、[
死刑]sǐ xíng
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10、[
刑事]xíng shì
属性词。有关刑法(xíngfǎ)的:~犯罪。~案件。~法庭。
11、[
徒刑]tú xíng
1.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人身自由并予监禁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2.清代以前指服劳役的刑罚。
12、[
刑侦]xíng zhēn
刑事侦查:~人员。
13、[
刑警]xíng jǐng
刑事警察的简称。
14、[
刑拘]xíng jū
刑事拘留的简称。
15、[
判刑]pàn xíng
判处刑罚。
16、[
缓刑]huǎn xíng
按法律规定暂不执行刑罚,给予一定的考验期,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罪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宣告制度。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才可以宣告。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又犯新罪,则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罪作出判决,把新罪与前罪按数罪并罚处理。
17、[
量刑]liàng xíng
法院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以及认罪的表现,依法判处一定的刑罚。
18、[
减刑]jiǎn xíng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19、[
刑期]xíng qī
由法院判决宣告的刑罚的期限。
20、[
酷刑]kù xíng
残暴狠毒的刑罚:~逼供。
21、[
行刑]xíng xíng
执行刑罚,有时特指执行死刑。
22、[
刑讯]xíng xùn
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审讯方法。法律禁止刑讯逼供。
23、[
刑场]xíng chǎng
旧称法场。处决犯人的处所。
24、[
刑律]xíng lǜ
刑法(xíngfǎ):触犯~。
25、[
刑部]xíng bù
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26、[
罪刑]zuì xíng
罪情与量刑裁处。
27、[
绞刑]jiǎo xíng
一种残酷的死刑。用绞索把人勒死。
28、[
重刑]zhòng xíng
1.重的刑罚。《吴子·治兵》:“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尉缭子·重刑令》:“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
2.加重刑罚;施以严刑。《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洩命重刑,臣亦不为。”《商君书·画策》:“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隋书·赵煚传》:“尝有人盗 煚 田中蒿者,为吏所执……﹝ 煚 ﹞慰諭而遣之,令人载蒿一车以赐盗者,盗者愧恧,过於重刑。”
3.犹慎刑。谓不轻易用刑。《礼记·王制》“王命三公参听之”汉 郑玄 注:“王使三公復与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29、[
极刑]jí xíng
指死刑:处以~。
30、[
临刑]lín xíng
将要受死刑。
31、[
宫刑]gōng xíng
也叫腐刑。古代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
32、[
处刑]chǔ xíng
法院依照法律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33、[
主刑]zhǔ xíng
可以独立用于犯罪人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区别于“附加刑”)。
34、[
火刑]huǒ xíng
1.将人绑在柱上用火烧死的刑法。
2.烧死或用火烧拷问。
35、[
杖刑]zhàng xíng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 东汉。
36、[
上刑]shàng xíng
为了逼供,对受审人使用刑具。
37、[
刑名]xíng míng
1.古代指法律:~之学。
2.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3.清代指地方上刑事方面的事务:~师爷。
38、[
肉刑]ròu xíng
也叫体刑。摧残人的肉体的刑罚。中国古代有切断肢体、割裂肌肤的墨、劓、剕、宫等。
39、[
大刑]dà xíng
重刑。
40、[
执刑]zhí xíng
依法枪决死刑犯人;泛指实施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