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1、[
书籍]shū jí
装订成册的著作。
2、[
籍贯]jí guàn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3、[
户籍]hù jí
户籍管理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4、[
学籍]xué jí
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保留~。开除~。
5、[
枕经籍书]zhěn jīng jí shū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6、[
秘籍]mì jí
珍贵罕见的书籍:孤本~。也作秘笈。
7、[
外籍]wài jí
1.外地户籍;外地:他是~人,我是本地人。
2.外国国籍:加入~。~院士。~货轮。
8、[
国籍]guó jí
一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法律上的身份。国籍与公民资格常用于同一意义。凡具有某国国籍的人就是该国公民,享有外国人不能享有的一些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也履行外国人不必履行的一些义务,如服兵役等。
9、[
古籍]gǔ jí
古书。
10、[
党籍]dǎng jí
申请入党的人 被批准后取得的党员资格。
11、[
祖籍]zǔ jí
原籍。
12、[
典籍]diǎn jí
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文献~。
13、[
原籍]yuán jí
原先的籍贯(区别于“寄籍、客籍”):~浙江,寄籍北京。
14、[
入籍]rù jí
外籍或无国籍的人加入某国国籍。
15、[
会籍]huì jí
根据某些团体组织的章程,经过一定手续而取得的作为该团体成员的资格。
16、[
史籍]shǐ jí
历史书籍。
17、[
籍籍]jí jí
同“藉藉”
18、[
地籍]dì jí
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19、[
法籍]fǎ jí
1.载有法令制度的典籍。
2.佛教经书。
20、[
军籍]jūn jí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转指军人的身份。
21、[
狼籍]láng jí
同“狼藉”
22、[
经籍]jīng jí
1.经书。
2.泛指图书(多指古代的)。
23、[
籍没]jí mò
登记并没收(家产)。
24、[
本籍]běn jí
祖籍;老家。
25、[
客籍]kè jí
1.寄居的籍贯。与“原籍”相区别。
2.指寄居本地的外地人。
26、[
名籍]míng jí
1.记名入册。
2.犹名册。
27、[
图籍]tú jí
疆域图和户口册。
28、[
寄籍]jì jí
指长期离开原籍居住外地而有的外地籍贯(区别于“原籍”)。
29、[
乐籍]lè jí
乐户的名籍。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30、[
簿籍]bù jí
账簿、名册等。
31、[
团籍]tuán jí
团籍即团员资格,由团支部讨论通过和上级委员会批准。
32、[
占籍]zhàn jí
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33、[
削籍]xuē jí
1.革职。
2.指旧时妓女从乐籍上除名从良。
34、[
引籍]yǐn jí
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
35、[
勋籍]xūn jí
记载功勋的簿籍。相当于后代的功劳簿。
36、[
白籍]bái jí
东晋 和 南朝 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詔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胡三省 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 江 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宋 齐 以下有黄籍。”
37、[
戎籍]róng jí
军籍。唐 李翱《平原郡王柏公碑》:“贞元 二年 淮西 平,詔曰:‘休勋茂伐,书於竹帛,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陈飞》:“近日 吴中 有一 顾 姓者,初应募在戎籍,后得异人传授,云一日夜可千里。”
38、[
谱籍]pǔ jí
即谱系。
39、[
楚籍]chǔ jí
指 西楚霸王 项羽。
40、[
方籍]fāng jí
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