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g
1、[
琅琊]láng yá
见“琅邪”。
2、[
珐琅]fà láng
覆盖于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用石英、长石、硼砂、纯碱烧制而成。具有防护和装饰作用。搪瓷、景泰蓝等都是珐琅制品。珐琅制品有时也简称珐琅。
3、[
琅邪]láng yá
1.亦作“琅琊”。亦作“瑯琊”。1.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大乐之,留三月。”
2.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西晋 伐 吴,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 也。”清 黄景仁《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翠色披满襟。”
3.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琅邪,臺名也,在 渤海 间。”
4.指 秦 琅琊 刻石。金松岑《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4、[
厮琅]sī láng
象声词。
5、[
琅霜]láng shuāng
琅玕树上的霜花。
6、[
林琅]lín láng
1.林子,树林。
2.树林,林子。
7、[
酆琅]fēng láng
声音宏大貌。
8、[
琅娴]láng xián
取自地方方言之斜音。
9、[
琅玕]láng gān
古书上指美石,也指珠树。玕(gān)。
10、[
炳琅]bǐng láng
见“炳朖”。
11、[
琅嬛]láng huán
神话中天帝藏书的地方。也作嫏嬛。
12、[
琅笈]láng jí
书箱的美称。
13、[
琅铛]láng chēng
亦作“瑯鐺”。见“琅璫”。
14、[
琅环]láng huán
见“琅嬛”。
15、[
玎琅]dīng láng
象声词。声清越貌。
16、[
琅孉]láng huān
神话中天帝藏书处。
17、[
琅园]láng yuán
道观。
18、[
琅函]láng hán
1.书匣的美称。
2.指道书。
3.犹华翰。
19、[
琅诵]láng sòng
犹朗诵。
20、[
苍琅]cāng láng
青色。明 袁宏道《酒正喧萧君席上作》诗:“东坊西市榜明文,不严军律严司閽。木门苍琅根,日未昏,断行人。”康有为《<味梨集>序》:“山海苍琅,波涛相撞。”
21、[
琅珰]láng dāng
1.亦作“琅当”。亦作“瑯鐺”。用铁链锁人。
2.指人带上镣铐。
3.指铃铎。
4.比喻铃状物。
5.象声词。
6.犹郎当。潦倒貌。
22、[
琅琳]láng lín
即琳琅。
23、[
仓琅]cāng láng
见“仓琅根”。
24、[
琅帙]láng zhì
犹华翰。对人书信的敬称。
25、[
琅璆]láng qiú
玉相击声。
26、[
琅疏]láng shū
窗的美称。
27、[
琅华]láng huá
见“琅花”。
28、[
青琅]qīng láng
1.即青琅玕。
2.喻诗文的华美。参见“青琅编”。
29、[
琅瑘]láng yé
同“琅邪”。
30、[
琅书]láng shū
1.道家的书。
2.指史册。
31、[
琅璁]láng cōng
玉相击声。
32、[
琅璈]láng áo
古玉制乐器。
33、[
豁琅]huō láng
象声词。
34、[
琅汤]láng tāng
浪荡,放纵。
35、[
珖琅]guāng láng
象声词。
36、[
琅花]láng huā
1.亦作“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2.特指白玉雕制的花。
37、[
琅简]láng jiǎn
道书。
38、[
琅当]láng dāng
见“琅璫”。
39、[
琅然]láng rán
声音清朗。
40、[
琉琅女]liú láng nǚ
在马来西亚从事淘锡工作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