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1、[
残垣]cán yuán
倒了的短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
2、[
城垣]chéng yuán
城墙。
3、[
墙垣]qiáng yuán
短墙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
三垣]sān yuán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座。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合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天道·三垣》:“三垣: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三垣,四十七星。”明 张居正《宫殿记》:“﹝三大都﹞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譬之三垣丽天,太乙之所更居也。”清 曹寅《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5、[
垣墙]yuán qiáng
院墙;围墙。
6、[
塞垣]sāi yuán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指北方边境地带。
7、[
行垣]xíng yuán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
8、[
禁垣]jìn yuán
皇宫城墙等。
9、[
东垣]dōng yuán
1.指太微垣的左垣。
2.唐代指门下省。
10、[
市垣]shì yuán
1.环绕市场的垣墙。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闤,市垣也。闠,市门也。”
2.星区名。即天市垣。《魏书·天象志四》:“有流星径数寸,起自天纪,孛于市垣,光芒烛地。”《新唐书·礼乐志二》:“中官、市垣、帝座……十七座及二十八宿,差在前列。”参见“三垣”。
11、[
垣宫]yuán gōng
诸侯的学宫。
12、[
穴垣]xué yuán
在墙上挖洞。
13、[
惟垣]wéi yuán
汉 王莽 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惟藩”。
14、[
垣屏]yuán píng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以“垣屏”指星空的太微、紫微、天市三垣。《晋书·文苑传·成公绥》:“垣屏络绎而珠连,三台差池而雁翔。”
15、[
驿垣]yì yuán
即驿墙。
16、[
会垣]huì yuán
省城;都市。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鉴湖村居》:“然千巖万壑,不让会垣。”
17、[
奎垣]kuí yuán
即奎宿。
18、[
掖垣]yè yuán
1.皇宫的旁垣。
2.唐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
19、[
宸垣]chén yuán
指帝京。
20、[
篱垣]lí yuán
用竹篱做成的墙垣。
21、[
师垣]shī yuá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郑玄 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22、[
鄂垣]è yuán
旧指 湖北省 省城 武昌。
23、[
辛垣]xīn yuán
复姓。
24、[
垝垣]guǐ yuán
坏墙。
25、[
遗垣]yí yuán
断墙残壁。
26、[
吏垣]lì yuán
指吏科。垣,官署的代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二十年而 张江陵 柄政,给事 陈三謨 者,本 高新郑 入室弟子,以郎署改至吏科都,比丁艰归,出补,则 高 已败,又为 张 所爱,復补吏垣。”明 李清《<三垣笔记>自序》:“壬午,蒙恩赐环,补吏垣。”参见“吏科”。
27、[
帅垣]shuài yuán
犹言镇抚一方。
28、[
谏垣]jiàn yuán
指谏官官署。
29、[
垣窌]yuán jiào
指藏粮处。
30、[
紫垣]zǐ yuán
星座名。常借指皇宫。
31、[
门垣]mén yuán
1.宫门附近。
2.门户垣墙。
32、[
枢垣]shū yuán
犹枢府。
33、[
四垣]sì yuán
四周的围墙;周天的星区,引申指四周天空。
34、[
垣堵]yuán dǔ
墙。明 陈子龙《新乐府·小车行》:“风吹黄蒿,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
35、[
微垣]wēi yuán
即紫微垣。三垣之一。
36、[
琐垣]suǒ yuán
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37、[
新垣]xīn yuán
1.新筑的垣墙。
2.复姓。
38、[
壖垣]ruán yuán
宫外的矮墙。《史记·五宗世家》:“四年,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 荣。”司马贞 索隐:“壖垣,墙外之短垣也。”《梁书·元帝纪》:“自紫庭絳闕,胡尘四起,壖垣 好畤,冀 马云屯,泣血治兵,尝胆誓众。”宋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緑渠繚绕壖垣水,广沼清冷涨殿风。”
39、[
垣县]yuán xiàn
战国时为魏国王垣邑。《史记·魏世家》: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秦本纪》:昭襄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均此。汉置垣县,属河东郡。
40、[
缭垣]liáo yuán
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