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
1、[
踏步]tà bù
1.身体站直,两脚交替抬起又着地而不迈步前进,是体操或军操的一种动作:原地~。~不前。
2.台阶。
2、[
脚踏]jiǎo tà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绍兴 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踏。帝见之,命取为枕。”《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踏俱全。”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公指座脚踏曰:如此物,置之不得其所,暗中或至损人足。”
3、[
踏青]tà qīng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青:青草)。
4、[
踏春]tà chūn
春天到郊外散步游玩。
5、[
踏空]tà kōng
指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行情上涨之前未能及时买入证券,导致资金闲置:炒股人既怕~又怕套牢。
6、[
踏板]tà bǎn
1.车、船等上面供人上下用的板。
2.旧式床前供上下床脚踏的板,有腿,像长而宽的矮凳。有的地区叫踏凳。
3.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用的板。
4.缝纫机、水车等下部用脚蹬的板状装置。
7、[
踏入]tà rù
进入、越过。
8、[
踏踏]tā tà
1.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前蜀 贯休《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明 高启《鸡鸣歌》:“马蹄踏踏车轆轆,闕下连趍市中逐。”贺敬之《放声歌唱》:“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
2.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明 高启《杨白花》诗:“美人踏踏连臂歌,山长水阔奈你何。”
9、[
踩踏]cǎi tà
1.亦作“跴踏”。踩;践踏。
2.作践,欺侮。
3.实地察看。
10、[
践踏]jiàn tà
1.踩:不要~青苗。
2.比喻摧残:凭借势力~乡邻。
11、[
踏勘]tà kān
1.铁路、公路、水库、采矿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在实地勘察地形或地质情况:~线路。
2.在出事现场查看。
12、[
踏雪]tà xuě
行走在雪地上。
13、[
踏查]tà chá
实地查看在她即将结束踏查回到佳木斯市的时候,她又给他发了第十一封信。
14、[
踏浪]tà làng
踩踏波浪;浮跃水面。多形容游水技术高超。唐 顾况《露青竹杖歌》:“曲江 昆明 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市井弄水者 憎儿、留住 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綵旗,踏浪争雄,直至 海门 迎潮。”《续小五义》第一一○回:“﹝ 蒋平 等﹞五位分波踏浪,踩水直奔正西。”
15、[
踏脚]tà jiǎo
1.举足,迈步。
2.踏步。两脚原地交替抬起落下。
3.踏板。安置于床前、车沿前便于上下的设备。
4.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转动装置中脚踩的部位。
5.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
16、[
踏歌]tà gē
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等民族还有这种歌舞。
17、[
踏访]tà fǎng
踏看;访查。
18、[
踏月]tà yuè
指在月下散步。
19、[
糟踏]zāo tà
同“糟蹋”。
20、[
踏看]tà kàn
在现场查看:~地形。
21、[
馺踏]sà tà
见“馺遝”。
22、[
踯踏]zhí tà
亦作“躑蹋”。蹬踢跳跃。
23、[
踏犂]tà lí
一种用脚踩踏的耕田农具。元 王祯《农书》卷十三:“﹝长鑱﹞,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犂。”《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会太子中允 武允成 献踏犂,以人力运之,不用牛,帝亟令秘书丞 陈尧叟 等往 宋州,依其制造成以给民,民甚赖焉。”
24、[
颓踏]tuí tà
犹崩塌。
25、[
踏子]tà zǐ
亦作“蹋子”。踏床。坐时搁脚的小几。
26、[
踏舞]tà wǔ
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27、[
踏布]tà bù
亦作“蹋布”。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28、[
踏坏]tà huài
做砖坯的泥须经反复踩踏以使黏稠,这一工艺过程称踏坯。
29、[
踏杠]tà gàng
旧时一种酷刑。
30、[
足踏]zú tà
踏脚。一般安放于床榻之前,供人上下时踏脚之用。
31、[
踏博]tà bó
亦作“蹋博”。古时踢球、六博一类的杂戏。
32、[
跑踏]pǎo tà
奔走;奔忙。
33、[
踏躂]tà tà
亦作“蹋躂”。犹趿拉。《黑籍冤魂》第二一回:“头髮结成饼,衣衫剩条筋,鞋皮蹋躂没了跟。”
34、[
踏床]tà chuáng
亦作“蹋床”。坐时搁脚的小几。俗称脚踏子。宋 洪迈《夷坚丁志·海门盐场》:“明旦起,枕席及蹋牀上凡列泥馒头三十餘,大小各异。”宋 洪迈《夷坚甲志·蒋通判女》:“物踞坐蹋床上,背面不语。审视,盖一妇人。”《宋史·舆服志一》:“﹝小舆﹞上有小案、坐牀,皆绣衣,踏牀緋衣。”《宋史·舆服志二》:“隆兴 二年正月,皇后受册毕,择日朝謁,有司具仪物,乞乘肩舆龙檐……衬脚席褥,靠背坐褥及踏床各一。”《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也不应,自坐在踏牀上,眼泪汪汪,口里叹气。”
35、[
踏垫]tà diàn
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36、[
踏语]tà yǔ
谓两人谈话时相互接话。形容谈兴甚浓。
37、[
蹲踏]dūn tà
见“蹲沓”。
38、[
踏船]tà chuán
亦作“蹋船”。脚踏船。以脚蹬桨为动力,划水前进的船。
39、[
踏水]tà shuǐ
1.亦作“蹋水”。临水;傍水。唐 韩翃《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唐 无名氏《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唐 韩偓《玩水禽》诗:“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2.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3.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脚踏水车戽水。宋 辛弃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清 祝咸章《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清 陈均《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高晓声《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40、[
踏面]tà miàn
利用杠杆的原理,脚踏杵杆的一端,使另一端舂麦成面粉。
tā
1、[
踏实]tā shi
1.(工作或学习的态度)切实;不浮躁。
2.(情绪)安定;安稳:事情办完就~了。翻来覆去睡不~。
2、[
踏踏]tā tà
1.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前蜀 贯休《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明 高启《鸡鸣歌》:“马蹄踏踏车轆轆,闕下连趍市中逐。”贺敬之《放声歌唱》:“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
2.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明 高启《杨白花》诗:“美人踏踏连臂歌,山长水阔奈你何。”
3、[
死心踏地]sǐ xīn tā dì
是“死心塌地”的错误写法,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