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1、[
花苞]huā bāo
苞1。
2、[
苞米]bāo mǐ
同“包米”。
3、[
苞谷]bāo gǔ
同“包谷”。
4、[
苞片]bāo piàn
1.与一株植物的生殖结构联合在一起的稍微变质的叶。
2.包玉米穗的叶子。
5、[
打苞]dǎ bāo
小麦、高粱等谷类作物孕穗。
6、[
苞苴]bāo jū
原指包裹鱼肉的蒲包,后转指赠送的礼物,再引申为贿赂。苴(jū)。
7、[
苞屦]bāo jù
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8、[
苞括]bāo kuò
包举;包括。苞,通“包”。
9、[
苞笋]bāo sǔn
冬笋。
10、[
金苞]jīn bāo
金色果实。
11、[
苞芦]bāo lú
芦笋。
12、[
芳苞]fāng bāo
花蕾。
13、[
黄苞]huáng bāo
1.橘的外皮。
2.指成熟的橘子。
14、[
蒴苞]shuò bāo
围绕颈卵器或各种苔藓的颈卵器群的外层保护包被。
15、[
苞育]bāo yù
孕育;养育。苞,通“包”。
16、[
霜苞]shuāng bāo
见“霜包”。
17、[
苞贮]bāo zhù
1.积聚。
2.包容,包涵。苞,通“包”。
18、[
苞杞]bāo qǐ
丛生的枸杞。
19、[
苞罗]bāo luó
同“包罗”。包括。苞,通“包”。
20、[
遗苞]yí bāo
1.苞,通“殍”。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
2.遗脱叶壳。宋 孙觌《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緑笋遗苞半出篱,清谿一曲翠相迷。”
21、[
天苞]tiān bāo
谓河图。
22、[
苞乱]bāo luàn
淫乱。
23、[
松苞]sōng bāo
松果。
24、[
香苞]xiāng bāo
芳香的花苞。
25、[
苞举]bāo jǔ
同“包举”。统括;全部占有。苞,通“包”。
26、[
苞桑]bāo sāng
1.桑树之本。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3.《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繫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4.丛生的桑树。
27、[
苞瓜]bāo guā
是一个汉语词,瓠瓜。
28、[
渐苞]jiàn bāo
见“渐包”。
29、[
苞裹]bāo guǒ
同“包裹”。包含;包容。苞,通“包”。
30、[
苞蒙]bāo méng
草木丛生貌。亦指丛生的草木。清 姚莹《噶吗兰颱异记》:“今之亿万年鬱塞之区,一旦凿其苞蒙,而破其澒洞,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
31、[
苞丘]bāo qiū
复姓。
32、[
锦苞]jǐn bāo
竹箨的美称。
33、[
苞茅]bāo máo
束成捆的菁茅。苞,通“包”。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清 黄遵宪《和锺西耘感怀诗》:“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34、[
鳞苞]lín bāo
指包裹着鳞片状薄膜待发的嫩芽。
35、[
潜苞]qián bāo
见“潜包”。
36、[
苞藏]bāo cáng
同“包藏”。裹藏;隐藏。苞,通“包”。《周书·萧詧传》:“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藏。”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其 宋光嗣 相见之时,於坐上便有言説,先问 契丹 强弱,次数 秦王 是非,度此苞藏,可见情状。”参见“苞藏祸心”。
37、[
苞栎]bāo lì
即栎树。
38、[
兼苞]jiān bāo
兼包。
39、[
团苞]tuán bāo
圆形茅屋。
40、[
苞枿]bāo niè
唐 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