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1、[
泥轼]ní shì
语出《汉书·循吏传·黄霸》:“霸 为 潁川 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緹油屏泥於軾前,以章有德。”后用指通判。
2、[
轼闾]shì lǘ
《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 过 段干木 之閭而軾之,其僕曰:‘君胡为軾?’曰:‘此非 段干木 之閭歟?段干木 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軾?’”后因以“軾閭”谓向有德者致敬。
3、[
伏轼]fú shì
亦作“伏式”。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
4、[
轼车]shì chē
在车上凭轼致敬。
5、[
轼辙]shì zhé
宋 代文学家 苏轼 和 苏辙 的并称。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后又言昔 仁宗 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葢 軾 辙 也。”清 潘耒《二姜先生祠》诗:“軾 辙 齐名世早知,百年忠义繫人思。”康有为《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平生风雨牀,亲爱古 軾 辙。”
6、[
轼庐]shì lú
同“軾閭”。晋 左思《魏都赋》:“千乘为之軾庐,诸侯为之止戈,则 干木 之德,自解纷也。”
7、[
据轼]jù shì
亦作“据式”。靠着轼。轼,车前横木。
8、[
转轼]zhuǎn shì
回转车头。谓驾车回返。
9、[
抚轼]fǔ shì
亦作“抚式”。乘车时,身子前俯,两手倚凭车前横木。
10、[
茵轼]yīn shì
车蓐与车轼。
11、[
轼柜]shì guì
固定在车厢前横木上的小柜。
12、[
轼鼃]shì wā
亦作“軾蛙”。据 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载,越王 勾践 将伐 吴,出,见怒蛙,勾践 俯凭车前横木为敬。从者问其故,勾践 说:“吾意者,今鼃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軾。”军士听后,勇气大振,“莫不怀心乐死”。后因以“軾鼃”为激励士卒锐气之典。
13、[
熊轼]xióng shì
1.伏熊形的车前横木。因以指代有熊轼的车。古时为显宦所乘。
2.借指太守。
14、[
轼蛙]shì wā
见“軾鼃”。
15、[
横轼]héng shì
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16、[
回轼]huí shì
犹回车。
17、[
轼怒鼃]shì nù wā
同“軾蛙”。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軾怒鼃以劝勇,避螳螂以励武。”
18、[
凭轼结辙]píng shì jié zhé
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19、[
冯轼结靷]píng shì jiē yǐn
谓驾车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