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
1、[
或者]huò zhě
1.或许:你快走,~还赶得上车。
2.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这本书~你先看,~我先看。
3.表示等同关系:世界观~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2、[
记者]jì zhě
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中担任采访、新闻写作、摄影的专业人员。
3、[
云者]yún zhě
语气词连用。用在句中表停顿。
4、[
者番]zhě fān
这番;这次。宋 晏几道《少年游》词之三:“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何用《汉书》来下酒?者番清话也消愁。”姚光《饯春》诗:“者番花事匆匆甚,回首天涯又緑阴。”
5、[
适者生存]shì zhě shēng cún
成语,意谓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人或事物才有可能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
6、[
学者]xué zhě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青年~。访问~。
7、[
作者]zuò zhě
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
8、[
患者]huàn zhě
患某种疾病的人:肺结核~。
9、[
笔者]bǐ zhě
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本书的作者(多用于自称)。
10、[
读者]dú zhě
阅读书刊文章的人。
11、[
两者]liǎng zhě
《两者》是台湾女歌手张悬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吴青峰填词、张悬作曲。收录在张悬2012年8月10日发行专辑《神的游戏》中。
12、[
后者]hòu zhě
所提到的或不言自明的两个或更多人或事物中的最后一个。
13、[
前者]qián zhě
所述两种情况的前一种;所述两物的前一物;所述的两人、两团体的前一人或前一团体。
14、[
死者]sǐ zhě
已死的人。
15、[
王者]wáng zhě
1.帝王,天子。《公羊传·成公元年》:“然则曷为不言 晋 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史记·伯夷列传》:“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唐 张说《奉和千秋节宴应制》:“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心。”清 凌扬藻《蠡勺编·僣立楚齐策文》:“职在牧民,廼知王者为通器。”
2.指同类中之特出而无与伦比者。宋 欧阳修《渔家傲》词:“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
3.钱的别称。唐 李冗《独异志》卷中:“唐 富人 王元寳,玄宗 问其家财多少?曰:‘臣请以一縑繫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縑未穷。’时人谓钱为‘王者’,以有‘元寳’字也。”
4.谓以王道治天下之君主。《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邢昺 疏:“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宋 苏辙《新论中》:“当 战国 之强,诸侯无道,然 孟子 亦以为有王者起。”
16、[
编者]biān zhě
编写的人;做编辑工作的人。
17、[
逝者]shì zhě
"1、指流逝的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去世的人。
18、[
再者]zài zhě
再则。
19、[
强者]qiáng zhě
具有非凡的体力或智力的人。
20、[
使者]shǐ zhě
奉命出外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
21、[
译者]yì zhě
把一种语言或体系译成另一种的人。
22、[
智者]zhì zhě
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
23、[
行者]xíng zhě
1.走路的人。
2.指佛教寺庙中没有经过剃度的信徒。
24、[
勇者]yǒng zhě
有勇气的人,勇敢的人,并非指强壮的人。
25、[
老者]lǎo zhě
年老的男子。
26、[
听者]tīng zhě
特指听众之一。
27、[
侍者]shì zhě
侍候人的人,也特指旅馆、饭店中接待顾客的人。
28、[
亡者]wáng zhě
代表死去的人,也表示某些因为黑暗生物,例如吸血鬼、亡灵、恶鬼等,对生前的世界有迷恋。
29、[
贤者]xián zhě
贤者。有两种意义。一是科学家的意思。二是宗教用词,可以理解成道行很高的人。关于贤者一词,中国也有自己的解释。贤者。意为贤明的人。高尚的人。这种思想往往固定成为帝王形象。而日本又有另一种。体现的是在特定的领域内得到极高的成就人。称之为贤者。而贤者有词,起源与阿拉伯至印度一带。这里称之为上帝的神使或拥有异能的人。
30、[
能者]néng zhě
力所能及,有能力的人、能干的人。
31、[
知者]zhī zhě
能了解某人的人;.有见识的人。
32、[
诗者]shī zhě
学诗者的简称。
33、[
儒者]rú zhě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34、[
兵者]bīng zhě
1.孙子曰:兵。
2.者,国之大事。
3.,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4.也。
35、[
言者]yán zhě
指谏官。
36、[
墨者]mò zhě
词语解释墨者ㄇㄛˋ ㄓㄜˇ旧称研究信奉墨翟学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自家墨者东郭先生的是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
37、[
著者]zhù zhě
书或文章的作者。
38、[
负者]fù zhě
背着东西的人或失败的一方。
39、[
昔者]xī zhě
1.往日;从前。
2.昨天。
3.昨夜。
40、[
谒者]yè zhě
1.官名。始置于 春秋、战国 时,秦 汉 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 梁 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 及 隋 皆因之。唐 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 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 有中谒者仆射,隋 唐 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 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 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文物》1976年第10期:“简五:谒者二人。简文所说的谒者,不是职官的专名,是泛指一般传达、通报的奴仆。据 凤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记载,谒者的身份为‘大奴’。”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左执法东北一星曰謁者,主赞宾客也。”